眾所周知,蠟燭所發出的光可以營造出溫暖的氛圍,非常適合在家里度過難忘的晚餐或輕松的夜晚。作為對比,現代社會使用的其他照明方式,例如電子蠟燭,則會發出影響人們晝夜節律的藍光,從而影響用戶的正常睡眠。
圖1. 使用天然云母襯底的柔性OLED,其所發出燭光強度非常高,圖片來源:Andy Chen和Ambrose Chen
據ACS應用電子材料期刊內容,臺灣地區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柔性更好的OLED器件,它可以發出類似燭光的光,可用于柔性照明和個人在夜間使用的智能顯示器。
在這之前,Jwo-Huei Jou及其同事之前開發過另一種OLED器件,它可以發出類似蠟燭的暖白光。然而,這種器件同時也發出相當高比例的藍色光。據介紹,這些波段的藍色光可能會因為抑制人體內褪黑激素的生成而擾亂睡眠。另外,這種OLED器件主要由固體材料制成,具有剛性結構。
與其他OLED器件一樣,使用塑料襯底是讓這些OLED器件獲得柔性的一種常用方法。雖然塑料具有一定的彎曲能力,但是它們的彎曲重復性或者說彎曲壽命不佳。于是,這個研究團隊把方向放在了云母上,云母是一種耐溫性極佳的天然礦物,可分解成柔軟透明的薄片,是另一種理想的襯底替代品。
基于這些背景,Jou、Ying-Hao Chu及其同事制定了開發目標——基于云母襯底開發一種柔性效果更好的OLED蠟燭燈。
這些研究人員在云母片上通過透明氧化銦錫的沉積制造出OLED的陽極,據測試這種云母片可以彎曲50,000次而不會斷裂。然后,科學家們將發光材料N,N'-dicarbazole-1,1'-聯苯和紅色與黃色磷光發光材料結合,構成有機發光層。
緊接著,他們又將該層夾在兩種導電溶液之間,一側為陽極,另一側具有鋁層,這樣就制作出了柔性OLED器件。
測試過程中,當研究人員施加連續電流時,該有機發光器件會產生明亮的溫暖“;燭光”,實際上這種光的藍光比例比自然燭光還少。根據計算,暴露在該OLED所發光下1.5小時會抑制1.6%的褪黑激素合成,作為對比,暴露在冷白緊湊型熒光燈所發光下1.5小時會抑制29% 的褪黑激素合成。
據研究人員稱,這種可產生類燭光的OLED器件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它為無藍光夜間電子產品提供了全新的設計可能性。
來源:CINNO